• 地 址:新乡市牧野区中原路184号

    电 话:0373-3809626

    手 机:15837331085(周二休息)

    联系人:杨老师

    Q Q:2560401167

    邮 箱:2560401167@qq.com

    微信公众账号:新乡市心灵港湾

首页 > 

现场概况-第五天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秋季班第四期毕业季)

发布: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1105次

 蒋一帆、丁晶 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武汉心理医院 

现场概况-第五天

中美高级精神分析治疗师连续培训项目

(秋季班第四期毕业季)

培训课程表



晨间演讲(一)


精神创伤和丧失

主讲:P. De Blasi, Jr.教授

翻译:丁瑞佳


创伤和焦虑是弗洛伊德理解和治疗精神痛苦的核心概念。

 

“创伤”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为“伤口”。这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身体伤害及其影响。创伤是一种心理混乱,是对来自外部或内部的突然的压倒性刺激的反应,这种刺激超出了人主动吸收正在发生的事情的能力,从而对心理功能造成严重和广泛的负面影响。与创伤相关的主观精神状态是一种无助感,从完全的冷漠和退缩,到情绪风暴并伴随着以恐慌为中心的无序行为。

 

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的早期工作深受法国神经学家Charcot的影响,Charcot的创伤性癔症理论为理解“精神创伤”和“情感”的核心作用奠定了基础。

 

弗洛伊德(Breuer& Freud, 1893/1895)将创伤的“回忆”视为心理冲突的起因,它会激发防御,或者是对一般意识观念的无意识否定。换句话说,精神创伤是过去无法忍受的经历的后遗症。

 

1896年,弗洛伊德(1896,1898)提出了他著名的“诱惑假说”,该假说将癔症症状解释为一个成年人一系列的创伤性的性诱惑,但并未引起性唤起。

 

弗洛伊德(1905)逐渐放弃了诱惑假说,转而支持他的新理论:过度刺激不是由外部引起的,而是由内部引起的,它是一种无意识幻想的产物,并*终成为冲突和防御主要的*重驱力。弗洛伊德强调童年时期的诱惑和性虐待场景是真实的或幻想的,以及这些事件是如何成为神经症的基本要素的。尽管如此,“结果是相同的,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成功地指出,这些童年事件中幻想或现实占的比例多少是否会造成结果的差异”。

 

弗洛伊德通过对**次世界大战中个人和群体对灾难反应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精神创伤。 弗洛伊德在他的1920年论文《超越快乐原则》中,将“创伤性”描述为所有强大到足以打破防护罩的外部兴奋,心理器官充斥着大量刺激,无法避免…”弗洛伊德(1920)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刺激屏障的概念,这是一种防护罩,用来约束刺激并将兴奋保持在*佳水平。

 

1926年出版的《抑制、症状和焦虑》(Inhibitions, Symptoms and Anxiety)一书中,弗洛伊德进一步完善了他对精神创伤的概念,他将精神创伤的本质定义为“面对无法处理的外部或内部的兴奋,自我的一种无助的体验”。


强迫性重复

“强迫性重复”的概念代表了主体部分的一种倾向,即在不了解当前行为的含义,行为与过去的联系或在重复过程中自己的角色的情况下,演绎过去的经历,尤其是痛苦的经历。这在涉及创伤的情况下尤其明显。弗洛伊德(1920)强调这种重复过去*痛苦经历的倾向。强迫性重复也是精神分析治疗的基础,它利用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内部生活(包括对过去的记忆)是在治疗设置中特别是在移情中进行的。

 

对创伤的反应

内疚、对报复的恐惧、分离焦虑的重新激活以及对自恋完整性的威胁,这是对虐待的反应的一些决定因素,这些因素也促成了对创伤的后续反应。Janis(1954)认为,创伤后常见的内疚感可能与不可接受的无意识攻击性冲动的出现有关。这些攻击性冲动的调动可能与常常观察到的自尊的降低有关,因为这些冲动可能会被认为是对超我期望的违背。

 

焦虑

焦虑在精神病理学的精神分析方法中起着核心作用,因为每种神经症症状都代表着一种避免焦虑的尝试。当防御失败时,焦虑变得有意识(扩大),如果这持续下去或更加强烈,就可能会像“焦虑障碍”一样变成病理性的。

 

心理治疗

治疗师必须提供一种可以替代*初遭受创伤场景的照顾关系,这能让病人重新信任容纳的滋养的客体”。一些受创伤的病人可能对于谈论他们的经历很阻抗,这是由于心理上的原因,创伤*初以一种“无法言说”的形式被记录下来。一些受过创伤的人可能不希望也不能谈论他们的经历。非语言交流很重要,但病人*终必须恢复叙事的能力,用语言表达“无法言说的东西”。

 

建立一个安全的治疗空间能帮助病人在恐慌和恐惧的经历中不再感到孤立;在那里可以控制住情感,缓解焦虑,并且能允许自我开始它的修复工作。一方面,这一修复过程旨在鼓励病人重新信任容纳的和滋养的治疗师。

 

*后要提醒治疗师的是:创伤和联结的客体的丧失,无论是真实的还是想象的,都会导致痛苦的情感伤害,这种伤害无法被看到只能被感觉到,它需要大量的共情支持,尤其是耐心。重要的是要停留在此时此地,关注正在展开的故事以及生命周期中创伤发生的时期(如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成人期)。同时,对于治疗师来说,重要的是对经常出现的反移情问题保持警惕,并在适当的地方建立有效的督导/集体支持系统。





问答环节


学员提问:在老师看来,焦虑对应不同的发展水平。那么各有哪些焦虑?以及对应的症状是什么?

 

De Blasi教授:根据Freud的理论,**种是客体的丧失,是指提供照顾和养育的人的丧失。第二种是丧失了客体的爱。在这种情况下,本应该提供保护的母亲只是机械性地照顾孩子,没有与孩子有情感上的连接。第三种是失去对自己的爱,超我对自己充满了憎恨。那么从症状的角度来看,是人对自己的惩罚。通常来讲,前两种焦虑是比较原始的,会造成比较原始的病理。客体的丧失会发生在出生后的**年。丧失客体的爱一般发生在第二、三年。随后的阉割焦虑也是与丧失有关。失去对自己的爱更多地与超我有关。



晨间演讲(二)



母系血统与代际创伤:哀悼在结束阶段的作用

主讲Louise Gyler教授

翻译:杨登乐

 

我计划讨论一种类型的创伤,我认为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婴儿精神创伤。这种类型的创伤作为一种威胁性的情感体验,在生命早期就在心灵中留下了印记,影响着心灵本身的发展以及与其他人产生心灵连接的功能。

 

婴儿的精神创伤可以通过婴儿与他们的原初母性客体的关系代代相传。我用母体这个词来描述任何性别的主要照顾者,他们给婴儿带来一种合一的感觉,随着时间的推移,婴儿会从这种感觉中分离出来,形成个体。

 

我们一出生,就感到无助,在身体上和情感上都要依赖他人才能生存。精神分析提供了成为我们自己的丰富过程,涉及到双重任务,一是认同他人,另外就是与主要客体的分离,感受一些分离的感觉,发展自身的主体性和机能。

 

克莱因关于位态的研究始于1934年左右,标志着她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分化。她的论文《对躁郁症心理成因的贡献》(1935)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出版物。克莱因在她对婴儿思维的描述中描述了两种位态,即偏执-分裂”(1946)抑郁”(1935,1940)。这些位态是独立的,并且在本体论上先于俄狄浦斯时期和所有基于语言的心理结构。

 

无论是偏执-分裂位,还是抑郁位以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状态,都不会完全消失,因此,它们或多或少都会在人的一生中共存。如果我们能容忍,因为我们思想状态的转变和对它们的不断修正所产生的混乱,我们就有可能产生丰富的幻想和内在的想象生活。

 

在克莱因的描述中,乳房的文化符号代表了婴儿对关爱、养育和理解的主观体验——或者反过来说,被忽视和误解。与乳房的关系及其在婴儿潜意识中的功能尤其是乳房在婴儿的全能控制下的错觉带来了婴儿关于自我和他人的幻觉。与弗洛伊德相反,这将母亲的幻想置于主体性建构的核心。在偏执-分裂位发展的*初阶段,乳房的好与坏、爱与恨在很大程度上通过分裂机制分开(包括否认、理想化、投射和投射性认同等机制)。

 

抑郁位位态关系到心灵中客体的命运。在抑郁位的情况下,抑郁的焦虑、内疚和矛盾情绪,在与母亲以及她的乳房(代表她的喂养能力)的关系中会被体验到。抑郁位标志着一个重要的发展进展,因为在良好的客体关系的背景下,整合是可以发生的。

 

抑郁位的发生通常在出生后三到四个月大的时候,婴儿意识到坏乳房的母亲和好乳房的母亲是相同的,这时婴儿对幻想母亲的积极和消极感受,不再是两个不同的想象(客体)。"好的""坏的"体验现在被视为属于同一个客体关系,即与母性客体的关系。因此,指向母亲的破坏性冲动被认为危及了母亲。这会导致失落感、罪恶感和懊悔感,并导致哀悼的发生。

 

哀悼的过程可能会因以下因素而动摇或中断:婴儿(例如由于过度的施虐和/或嫉妒);照顾者要么被自己的焦虑压得喘不过起来,无法应对婴儿的恐惧,要么需要通过将焦虑侵入到婴儿身上来摆脱焦虑;以及婴儿/照顾者的相关因素。当哀悼工作无法进行时,人们会感到所爱的美好的事物失去了,或者内心不安。婴儿自己并没有一个内在的好客体来支撑内在的价值感。

 

比昂的空间模型,容器/涵容模型描述了婴儿*基本的恐惧,即死亡恐惧和不存在恐惧,以及如何把这些恐惧投射到母亲的心灵,它需要母亲在她心灵逗留,通过母亲的幻想,它可以处理和消解,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切顺利,通过这一过程,焦虑可以转化为一种可控的形式回到婴儿,婴儿能够內摄一个容器,来管理自己这些情绪。在这一发展中,比昂把投射性认同重新定义为一种早期的沟通模式。

 

Laplanche从一个不同的理论方向出发,通过集中对主要照料者的欲望的关注,扩展了我们对他人如何融入心智发展的思考。他认为孩子的潜意识和性欲是由他者(原初关系)的潜意识欲望形成的。母亲/主要照顾者在照顾婴儿的需要(喂奶、抚慰、洗澡等)时,会潜意识地传递出迷惑性的信息,从而在婴儿身上产生欲望、身体幻像和身份认同。

 

我想说的是我们在主体间的相遇中发展出了主体性。这种相遇——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原初关系——被潜意识地用象征表示出来,表示了母性的身体和其他欲望的客体。如果早期照顾关系中的投射性和內摄性交流发生偏离,则象征发展的本质可能受到抑制和干扰。象征形成是传达潜意识焦虑和幻觉并将其涵容在思维中的必要条件。

 

……(案例省略)



问答环节


学员提问:关于偏执-分裂位态和抑郁位态,老师能再多说点吗?

 

Louise教授:克莱因在发表抑郁位态的文章时,也基本上完成了偏执-分裂位态的概念。抑郁位态在我们的头脑中,是相比较于偏执-分裂位态更加完整的状态。克莱因说的偏执-分裂位态是在1920年左右慢慢积累的,到1940年才完成整个研究。

 

抑郁位态时,我们可以把对立的东西统一起来看。我们的头脑中,会有第三个位置来同时看到两个对立的部分。而偏执-分裂位态时,我们只能用一个位置来看。当我们是好的时候,别人全是坏的。

午间演讲




电影《普通人》

主讲:Yossi Tamir教授

翻译:侯迎春

 

影片放映



现场互动

Yossi教授希望今天我给大家带来这个影片大家是喜欢的,这个电影是基于出版了的一本书,基于书上的一个故事而改编的,这本书是1976年出版的,这个电影是上世纪80年代的一个电影。我们可以看到影片当中主人公和他的家人是经历过几次危机的。我很多年前看过这个电影,当时看这个电影之后,我觉得我对它还是印象很深的,所以这次就选它来跟大家分享。然后我想看看大家看完这个电影之后,你们对这个故事的印象是什么?你觉得整个影片当中发生了什么?那么以及家庭当中的故事是什么?你们对这些的感受和看法是什么?

 

学员感受反馈1开始很紧迫焦虑,好像不知道要发生什么。随着治疗师的出现,创伤慢慢展开,家庭成员的情感冻结也慢慢松动。这个过程中,体验很多情感,愤怒,期待,感动,希望,很多情绪的卷入。

 

Yossi教授:在影片的一开始,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到了中间会看到Conrad(康纳德,小儿子)他有哭泣,那么他的哭泣是想要寻求别人的这种解救,想要能够存活下来,因为他觉得自己是处于一种危险当中,然后他渴望有人能够理解,他希望有人能够明白他的感受,有人知道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的,因为他会觉得这个世上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别人是没有办法理解自己的。他非常渴望能够在他周围寻找到那些理解他的人,让自己不再孤独,不再是一直被误解。从自体心理学的角度,可能就是他好像仿佛需要一个双胞胎一样,我需要一个人能够完全明白我的所想,能够看到我,然后我也能够看到他,这样子我们能够感觉到我们彼此是在一起。所以在影片的结尾,当他的朋友Karen(凯伦)自杀了之后,Conrad他就有了非常强烈的反应,他当时就奔跑着冲出去了,那么直接冲到咨询师那里,因为他当时非常害怕,非常害怕自己也去做同样的事情。

 

学员感受反馈2谢谢老师带来的这个电影,非常好的展现了一个家庭面临丧失时,每个成员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应对……

 

学员感受反馈3:治疗师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他好自在,刚跟来访者见面就抽烟,房间也不开灯,特别强势,温暖的时候又好暖,给人感觉很真实。

 

学员感受反馈4:刚开始,没有什么特殊感觉,就觉得这是平常人家的平常生活。然而,随着剧情发展,我逐渐被吸引住了,我的情感越来越强烈,里面有惊讶、焦虑、尴尬、愤怒、恐惧,悲伤,感动,钦佩,轻松。看完后,我好像感觉到了这一家人,从回避,隔离、硬挺、到慢慢能够敢于面对创伤和内心的痛苦,再到慢慢的松动,与自己的和解,与家人的和解。到影片*后,我忍不住留下了眼泪。




问答环节


学员提问1:如何理解妈妈的情感反应模式?妈妈的离开意味着什么?妈妈的离开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是什么?

 

Yossi教授:在这里我们看到妈妈的离开其实是一个去直面这个问题的一个过程,她的离开就是一个正面,即面对这个问题的一个反应。我们会看到,她看上去是一个正常的人,她是一个母亲,然后又是一个妻子,那么在美国文化下,她的家庭其实各个方面都显得非常和谐,比如说她的孩子都能够上到大学,然后她的老公又是做生意,能够赚很多的钱,整个家庭看上去一切都是运转正常的,符合美国文化下大多数家庭的样子。但是所有的正常都因为一个突发的事件一下子被打碎了,那就是她大儿子的意外死亡。但是她的内部是有一个非常脆弱的人格,她自己其实内心也是很易碎的。我不知道在影片当中有一个细节,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打碎了一个很大的盘子,然后她拿起来想要把这个盘子拼凑在一起,她就还想把它粘回去,碎的不是很严重。那么其实这个过程就象征着她家庭的破碎,这个盘子其实就是象征着大儿子的死亡导致整个家庭的一个破碎,就让她内心脆弱的部分、那些容易被摔碎的部分呈现出来了。但是这个妈妈从表面上看是一个非常坚强女性,她也不哭,然后表现得就是很坚强。可是在这个影片当中,我们看到,随着这个事件的推进,她的小儿子和她的丈夫两个人都是有所变化的,他们两个其实都在走出这个事件的阴影,走出去的方式就是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慢慢出来了,他们的情绪和情感能够更进一步打开了。那么当这个妈妈发现自己的儿子和自己的老公他们的情感都好像跟自己不一样,所以她没有办法去跟老公和儿子相处下去了。那么他们*大的不一样就是丈夫跟儿子是可以打开和表露自己的情感的,而这个妈妈目前没有办法去展现,没有办法去呈现自己的情感,所以她不得不离开。所以他爸爸在这个影片的结尾跟儿子就说妈妈需要一些时间,她要出去一会儿,但是我不知道她到底能不能回来

 

学员提问2请问老师如何看待电影里的治疗师的做法?看起来非常的强势、犀利。

 

Yossi教授首先这个治疗的过程是比较有趣的,这个治疗师在倾听的时候,他是带着共情去倾听来访者的,那么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带着共情去面质Conrad的,以防他跑掉。我们看到,在跟青少年去工作的时候,一般青少年他们对于咨询师的反应往往就是冷漠,或者说是高高在上这样子,给摆出这样一副姿态或者这样一副架势。所以面对这样子的来访者,作为咨询师,我们要具备带着共情去面质的这种能力。我想再提一下影片当中这个治疗师在一开始跟Conrad的对话,在这个男孩子**次想要去约咨询的时候,他给咨询师打电话来约见面的时间,咨询师当时就说抱歉,我现在没有空,我现在有来访者在工作,然后你可以在2:15打给我吗?然后这个男孩Conrad立马说那个时候我没空,那么这个时候咨询师回应他说那好吧,你给我留个电话号码,我一会打给你。我觉得这个回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咨询师他并没有说既然你想要做咨询,那你就得想办法找到我,而是他会说好吧,那你给我留个电话,我会给你回过去的。我们看到第二个非常重要的点,他们**次治疗的时候,这个男孩子是非常有阻抗的,然后他是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的,他一方面是想要心理咨询,但是他另一方面又说他不想心理咨询,所以他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当咨询师问到他的咨询的时候,他说到我想要能够更好地控制我自己,那么在这个阶段,咨询师其实心里明白,这个孩子他说的想要控制自己是为了防止自己自杀,但他并没有直白地把这个话说出来,他说好吧,那我们就做一周两次的咨询。然后这个男孩子就问他为什么要做一周两次,咨询师说因为我们要控制自己不容易,我们需要时间才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其实他们两个双方都是心知肚明的,都知道控制到底意味着什么?咨询师并没有说好,那我就要多看着你一点以免你就自杀了,然后来访者其实也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够看着自己不要去自杀,可是他们并没有把这个话直白地说出来,而是咨询师很巧妙地回应到,他说那我们就做一周两次的咨询,接下来他们就达成了一个协议,同意来做一周两次的咨询,那么这个孩子就不需要每天去参加他游泳队的训练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