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址:新乡市牧野区中原路184号

    电 话:0373-3809626

    手 机:15837331085(周二休息)

    联系人:杨老师

    Q Q:2560401167

    邮 箱:2560401167@qq.com

    微信公众账号:新乡市心灵港湾

首页 > 

联接的延续:叙事哀伤辅导的新趋向

发布: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994次

01 背景介绍

面对哀伤有两种模式,告别模式(say goodbye)和叙事模式(say hello again),它们有不同的时间观基础。

面对亲人朋友的离世,很多人在处理丧失时会出现心理困扰。心理学中,对丧亲人士的哀伤辅导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历史。早期哀伤辅导的理论其实来源于弗洛伊德及其思路的延伸,简单而言就是通过哀伤辅导将丧亲者投注在死者身上的心理能量收回,并建立一个新的能量投注对象,以此达到一种平衡。而各种理论的*终目的都是让丧亲者适应并接纳逝者已不在的事实,建立新的心理现实。无论以何种方式和途径,都是为了告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一些告慰的方式,比如“人死如灯灭”,“不可复生”、“节哀顺变”等。

心理学的尽头是哲学。弗洛伊德的理论总体上来说有两个渊源,一是他所处时代的线性世界观和时间观,当我们认为时间是线性的时,生命的终结就是线段的终点,肉身的死亡就是生命的结束;另一个是机械的隐喻,把人比作机器,通过技术文明来理解人生,机器坏了需要打开进行修理,当人出现心理问题时也要剖析其内部结构,将其背后的悲伤、愤怒、抑郁等处理好了以后才能继续生活。这种理论一直延续到90年代中期,并占据主流。这就是应用心理学对待哀伤的基本思路:打开外壳,把内部出问题的结构修理好,进行缝合,可能会失去某些功能或关联,但并不影响继续生活。这些思路的模式是“告别模式”(say goodbye)。      1969年,  在处理有关医学伦理的问题时,有本名为《论濒临死亡》指出,过去人将死时,大家主张不告知,当有人对丧失的哀伤持续较长时间,超出一个“正常”的范围,在病理化思路下可能会产生内疚和羞耻。而不同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观点是,一个人与死者关系的亲疏被用来判断其哀伤应当持续的时间长短。这种社会机制会同时也会强化“不正常”的观念。这种模式化的思路对独特个体的包容度是很低

后来学术界对这种观点开始进行反思和审视,值得反思的另一点在于:我们是否一定要接纳逝者的消失和不复存在,而不能让其以另一种形式继续存在?这涉及到另一种人生观。个人主义认为当一个人肉身死亡后就已经不存在。而另一种人生观认为,人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即一个人的存在是以与他人的关系来判断的(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即使一个人的肉体死亡了,如果他仍在别人的关系中起作用,他就仍然存在。从这个角度出发,哀伤的工作还可以整合到未来的关系里去。这是一种不同的工作方式,并非以某种方式促成告别,而是将关系整合在丧亲者未来的人生中。这就是“say hello again”而非“say goodbye”,让关系得以延续。这种方式能为那些未能“成功”完成告别的丧失者提供帮助。因为不同的人拥有不同的生死观,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02 叙事疗法简介与应用

叙事模式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可用于各种重要关系的丧失,包括死亡、离婚、失恋等,还可用于童年期的创伤和成年人的自伤行为。

叙事模式的时间观是永恒的,认为存在过的事物是永远存在的。既然存在是永恒的,就没有丧失这种说法。每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面对丧失。举例来说,一名美国专家把哀悼当作一种记忆,她的女儿从来没见过外婆,但为了建立女儿与外婆心理上的联结,她就持续以外婆的名义给女儿写信,当女儿长大后,她认为外婆是一直存在的,即使她从未见过外婆。在这个例子中,结束也可以是永恒存在的一种方式。

 

1、对体验进行再次感受

一个可以与丧亲者讨论的问题是,请丧亲者以逝世者的角度来看自己,可能会注意到自己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

这个问题的要点在于,通过具体回答,请丧失者对自己的经历进行再次体验。因为丧亲者常沉浸在自责和悲伤中,从逝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时,他们可以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审视,重新建立自我。把自我放在关系中来看待,为处理丧失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可能。

这种方式也可以用于其他情况。比如对于童年曾受虐的人,可以请他以其他人(或现已成年的自己)去审视当时的自己是否存在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由此可以建立起关系性的空间。

 

2、丰厚新的自我认知

讲一讲逝者对丧亲者欣赏的哪些方面,让一个人的特征丰富化。叙事疗法会关注一些例外的片段。会问来访者那些为数不多的亮点是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那些为数不多的亮点就和“物以稀为贵”一样。人的体验也一样,一些新的,但却不是人们所熟悉的大众化的、积极的、正向的自我评价对于一个人理解他自己尤为重要。往往特例能体现出本真。然而对于现在心理学来讲,常模是比较重要的,例外应该被排除掉。一般的思维中认为,大概率事件才值得关注。但站在叙事疗法的观点上说,人们常常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自己想做,所谓“忙时所欲只是境遇,闲时所谓方为境界”。所以丧亲来访者逝者对于他欣赏的方面,尤其那些为数不多的亮点,可以更好地帮助来访者重塑他的自我认知。这就是一种丰厚化的过程。

在叙事疗法中,对于人们过于单薄且过于概括化的自我认知,通常的做法是让来访者讲述这些自我认知背后的故事,来丰厚化这些自我认知。

在一个澳大利亚的案例中,一个男孩在4岁时目睹了母亲自杀的场景,产生了很大的心理阴影。并且,随后被寄养在姨妈家时,姨妈经常埋怨其母亲不负责任,久而久之他产生了被抛弃的感觉。

在接受咨询时,男孩有些抑郁的状态。叙事取向的咨询师询问他:“你觉得你母亲会欣赏你身上的什么优点?”。男孩答“是有爱心的人”。咨询时随后问道能否举个例子具体说明一下。男孩举出的例子是:不管自己的心态怎么样,都会对别人展示出微笑,他认为不应该让别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

于是咨询师便追问,还有什么事情能体现出这个特点。于是男孩又举了个例:一天他和他的母亲在路上看到了一条被撞死的狗,于是他的母亲停下车,叫上他一起把狗埋在了附近,他母亲说,附近的人都是比较贫困的人,不希望在让他们看到这么不幸的场面,而他也非常配合地说了很多祈祷的话语。

叙述了这些故事之后,来访者会感觉自己和母亲的关联又强了,记忆中的妈妈又变得生动了,在此之后也不会感觉到自己被抛弃的虚无感。

叙事疗法就是这样,尽管男孩叙述了很多负面的事情,但是咨询师要进行双重倾听,好的、不好的都要进行倾听。

3、自我认知的传播

在帮助来访者丰厚自我认知之后,如果这个认知只有自己知道也是不够的。只有自己意识到的特点并不等于被众人所接受,所以应该鼓励来访来访者用语言将这一自我认知分享给其他的人。后现代心理学中对语言的建构非常重视,人们不同的表达的方式可以建构不同的事实。

举例说明,在一场棒球比赛中,**个裁判说:“有好球也有坏球,是什么球我就喊什么球”;第二个裁判说:“有好球也有坏球,我看到什么我就喊什么球”;第三个裁判说:“有好球也有坏球,但是我在喊出来之前,它什么都不是”。第三个裁判的说法比较符合后现代心理学的观点。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语言在某种层面上来讲,不光是描述现实,它更可以建构事实。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某项成就,虽然大家都知道但是并没有人说出来,那么这个人就会觉得这项成就并不存在,某种意义上,这在自己的心里是种打击。

所以咨询师帮助来访者通过丰厚新的自我认知之后,我们应向来访者询问,他想如何将这个新的自我认知呈现给别人。通过来访者的回答,我们可以知道他在关系中是如何呈现自我的。生活中,有一类人会用不恰当的语言来描述自己渴望别人观察到自己认为的优点,这样不仅会造成其他人对自己认知的偏差,还会给自己造成一些心理问题。所以通过要求来访者练习表达自我认知的过程,我们可以帮助他梳理或者强化如何在别人面前表达自己的正确方法。

有一种角色扮演理论认为,把人际关系当作舞台,每个人都在扮演,而扮演的过程就是创造一个角色。每个人都是在象征意义的舞台上塑造自我。在咨询中帮助来访者基于逝者角度对于他欣赏点的丰厚化的自我认知一般来说是非常薄弱的。因为其更熟悉的是一种悲伤、无助且被抛弃的认知的自我。例如丧亲者在讲述逝者的时候,悲伤故事会让其更加悲伤,这时候我们应该高度警觉,因为他们不只是在讲一个事件,而是在用这件事情来讲一个自我认知。就比如祥林嫂,逢人都会诉说自己的不幸,*后都会得到一个结论,一个对自我的认知。这个自我认知被他不断地说给别人听,不断地造成创伤。所以,如果我们不去帮助来访者建立一个新的自我认知,那么每次在他讲述的时候,就是对自己的二次创伤的过程。我们不要逼迫来访者放下,放不下有可能是来访者仍然舍不得逝者的某些地方,而这些地方就正好是来访者所在意的东西,就像威廉詹姆士所说,“人,就是他所在意的一切。”不要去自以为是地指导别人该如何做。叙事疗法所强调的双重倾听,既要听不容易的一面,也要听好的一面。当一个生活不易的人丧亲时,他仍然坚持生活,并且他拥有他认为应该被认可的特征,也确实觉得逝者应该欣赏他的特征,那么这个自我认知就可以给他源源不断的力量。所以当我们用这种丰厚自我认知的方式让他意识到这个值得告诉别人的自我的时候,对于来访者走出一段丧失的关系来说就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4、主动地开创人生

咨询师可以问丧亲者,“你所看到的这些特点会让你对未来采取一些什么行动?”所谓“有言说必有立场,凡有立场必有指向。”当我们看到这些立场和指向时,就要通过提问让丧亲者看到他所期望的人生是什么样子的,以及哀伤所指向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他愿意看到的。之前的那种状态只是看到了自己在一种情况下的样子,那时人是很被动的,但是每个人的人生中都经历过很多事情,如果只用一件很大的事情去定义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是不太科学合理的。当我们通过之前的方法去找寻确认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我们就可以通过主动的行动去开创自己的人生。尽管有时对于想要的人生我们未必能成功达成,但我们在去努力开创的时候,就是在走向那种人生的路上。这是以“小步”带去大的变化的思路。

咨询师还可以问,“通过采取这些行动你可能会看到更多你所看重的什么特征?”这是一个想象性的问题。这几个步骤在一次性咨询中都可以使用,例如,在危机干预和热线援助中都可以使用这些步骤。

   后现代心理学不太主张去做别人的“指导者”,作为咨询师要相信求助者他有自己的资源、人际关系、能力去面对他的困境。如果你站在他的角度、他的思考框架去理解问题,你就会成为他的支持者,而如果咨询师用自己的主张视角,就会成为他的评判者。丧亲者有自己的生死观,例如“人死如灯灭”,咨询师可以根据他的主张和观念去进行咨询。

 

叙事疗法的应用范围

叙事疗法在哀伤中可以应用于:丧子,包括夭折、胎停育或堕胎,这部分可以使用象征的方式去进行提问;受家庭虐待儿童,可以从别的成年人视角去提问;成年人自虐行为,通过可以想象的他人的视角去重建自我;失恋和离婚(分手)。关系的丧失不限于有人真正地死亡的情况,其它例如财产损失也算是“丧失”,虽然这个问题不多用叙事疗法处理,但也是一个可以用一些创造性的方法去处理的“丧失”。 

 

03 哀伤模式的新发展

 

《哀悼的记忆》(The Crafting of Grief)的出版代表了叙事治疗在哀伤中的新发展。作者发现各文化国家中哀悼的形式千差万别,甚至可以说,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哀悼形式。作者把创造性的独特性的哀悼视角发挥到了极致。

另外,我们不能局限于线性生命观的视角,认为死亡都是“不好的”、都是有创伤的。线性生命观下的死亡成为一种禁忌,让人们无法正确以平常心去面对死亡。现代心理学也需要关注“喜丧”,死亡不一定都是坏事,我们不能一概而论所有的死亡都有创伤意义。我们应该看到不同文化中对于死亡的认识是非常多元的。有一些地方在老人六十多岁的时候会开始进行死亡的准备,做寿衣选墓地等,在他们看来,从某种角度说没有准备的死亡都算是“横死”,如果没有准备地面对死亡,都会造成一定的创伤。

我们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哀悼方式背后都是生死观,所有的生死观都是其它各种价值观的基石。我们怎么看这个世界,也是我们怎么看待生死。这可能是叙事疗法在哀伤辅导应用中*具支撑性的逻辑。


文章来源:哀伤咨询项目系列培训《联接的延续:叙事哀伤辅导的新趋向》

主讲者:北京林业大学 李明

整理者:冯心语 赖之声 陈珏

审校 | 焦克媛 韩婧

排版 | 罗明月

 

哀伤公益咨询报名登记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有人因本次疫情痛失至亲至爱,请联系我们。您可以选择以下任何一种方式,和工作人员确认具体的参与时间和方式:

1、添加微信:rkx18293569047

2、拨打登记电话:18293569047

3、添加QQ:264308143

4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报名问卷

  

征稿信息

若您希望能够参与我们的公益科普行动,可将您的稿件发送至投稿邮箱:grief2019@163.com 邮件标题请备注【投稿】,我们将尽快安排审稿并以邮件的形式回复录用情况(若稿件涉及个案信息,请严格遵守伦理要求并附上来访者知情同意书一并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