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热爱拉黑和绝交的“边缘型”人(二)
从人的发展来看,婴儿早期常常以偏执·分裂的思维来面对生活,随着顺利的成长会逐渐转向抑郁心位。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心位的转移并非一劳永逸的,即便是一个成年人,在面对严重压力等类似情况下,仍有可能会用非此即彼的方式处理生活。
而边缘型状态者很可能是在成长过程中没有顺利过渡到抑郁心位,无法将好与坏、积极与消极整合到同一个客体上,也有可能是在童年时遭遇了严重的创伤,导致其更习惯用偏执-分裂的应对方式进行心理防御(Clarkin, Yeomans, & Kernberg,1999)。
对个体本身的影响
边缘型状态对个体本身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由于缺乏相对稳定的自我认识和个人形象,边缘型状态的人很容易在教育、就业和婚姻方面做出突然的改变或中断,比如有些人会退学、肄业,有些人会反复地换工作,有些人在婚恋中分分合合。
这种负面影响同样反应在个体的人际关系中。由于担心被遗弃,而且这种焦虑常常不是由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引发的,所以边缘型状态的人常常会陷入纠缠和复杂的关系,再加之在理想化和贬低化之间摆荡,人际关系也因此反复波动。
对身边人的影响
边缘型状态不仅会影响当事者自身,还会通过某些心理机制对身边的人,尤其是近距离互动的人,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典型的情况就是,身边的人想要指正边缘型状态者身上非黑即白的思维,比如他们会罗列一系列事实强烈地想要说明对方错了,以此证明自己的正确,但这种指正往往无法带来满意的效果,还很容易被边缘型状态者认为是一种迫害性、攻击性的行为,从而被视为“坏的客体”,从情绪上进行对抗和攻击。
在边缘型状态者身边的人,有时候会因为关系状态非常疲惫,但似乎又无法分开;边缘型状态者可能对身边的人非常痛恨,时常贬低,但要是对方走了,他们又不会愿意。(Evans,2007)。
边缘型状态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应对和改变上也需要从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如果你感觉到自己在生活中不时地陷入类似的状态,可以在一些大事小事上做以下练习:
Step 1:在时间充足或事后总结的时候,将这件事好与坏的部分分别写下来,同时注意多去描述真实发生的事实;
Step 2:将记录下来的事实与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做出区分;
Step 3:将事实与自身感受进行对比,结合两方面进行综合复盘。
在平时,遇到模糊不清的情境时,对自身的边缘型状态保持觉察,努力平复自己的情绪,练习对不确定性的容忍能力。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亲密关系中时常会出现边缘型状态,可以尝试修复自己的依恋损伤。
例如,通过练习可视化冥想,你可以构建能够提供绝对安全和保护的理想父母形象(ideal parent figures),想象自己与理想父母在具体情境下的互动状态,逐渐将之内化,同时将这种互动模式和感受带到现实中的关系里来,这将会改变你和现实中的人之间的关系模式(Brown & Elliott, 2016)。
如果在你身边,有亲近的人常常表现为边缘型状态,正确的沟通方式就显得尤其重要。与边缘型状态者互动,可以尝试采用SET沟通模型:
1. 支持(Support):在描述具体情况的时候,多用“我”来展开描述,展现自己对事情的在意,对行动的觉察,以此来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若只是单纯地描述,会显得没有感情的温度,可能会让对方会觉得“你不关心我”。
2. 共情(Empathy):面对对方的情绪时,不要直接用自己的判断来下定论,多用“你”来做推测和提问,引导出对方的真实的主观感受,然后在用“你”来进行回应和确认,这样更容易让对方觉得你愿意理解。
3. 事实(Truth):即便有时候边缘型状态者不愿接受现实,但身边的人必须更加尊重事实,不可为了迁就对方而故意扭曲和改变事实。在描述事实时,不要用纠正式的强势态度,要温和而理性地告诉对方,保持自己的边界(Kreisman & Straus,2010)。
从长远来看,用事实来为自己和对方划定相对清晰的边界,是至关重要的,而溺爱和躲避或许能带来一时的缓和,但容易走向责任不清的结局,让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Lachkar,2011)。当然,如果自己或身边的人表现出严重的边缘型状态,可以寻求**性的支持。
和边缘型打交道很难,但其实又很容易。ta们会诱惑你做出很多破格的举动,似乎你被诱惑而做出的破格之举是他们想要的——在当时他们可能也觉得自己强烈的想要。但在ta们的内心深处,ta们需要的是严明的纪律,是对方不受诱惑、也不去攻击。一个面对ta们时能够坚守原则、严格自律,同时对ta们温柔以待、心怀慈悲的人,可以渡ta们苦海回头。
溺爱无法帮你走出边缘型的陷阱,
包含了爱意的纪律才可以。
今天的文章,懂的人会懂。
祝:
大家都能找到内心的平静,
找到自己切实的存在感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