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址:新乡市牧野区中原路184号

    电 话:0373-3809626

    手 机:15837331085(周二休息)

    联系人:杨老师

    Q Q:2560401167

    邮 箱:2560401167@qq.com

    微信公众账号:新乡市心灵港湾

首页 > 

一个“弱”女子的强大复仇

发布: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1102次

28岁的母亲在朋友圈留下绝笔信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家。


(图为绝笔信部分内容,点击可查看大图)


5月1日上午,失联的母亲和两个孩子陆续在当地河水里被找到,3人均已失去生命体征。


一场悲剧,导致3人都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生而为人,责任有限


妈妈带着两个孩子一起溺水身亡,留下遗书。虽说死者为大,这里说她有不敬的意味,但是,对于世人来说,通过这个事件避免悲剧重演更为重要。


“她害怕离开以后孩子过得不好,才把儿子带走”这句话我们看到,她把两个孩子看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没有看成独立的个体,是我带来的,所以,我可以带走。


一个母亲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需要负多大的责任?每个人的定义会不一样,但是,一定不是百分百,还有父亲的因素,还有其他环境的因素。而这位母亲把自己的离开等同于孩子会面临死亡,也是全能的自恋。如果自己自杀,孩子还活着,对她的自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所以,一起自杀,可以满足这个幻想,我是全能的,我是负全部责任的母亲


生活中,很多妈妈也有同样的全能自恋,孩子不好好吃饭,一定是自己的菜做得不好。孩子的成绩不好,一定是自己管教不够严格。孩子生病了,一定是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别忘记了,孩子还有父亲,孩子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孩子还有他自己,受自己主观能动性的影响。


生而为人,记得坚守自己和尊重他人的界限,记得管好自己的地盘就可以了。


这场悲剧里,那个*大的“胜利者”


这场悲剧里,*惹人注意的当然是悲剧的主角——自杀的女人。其次是虐待她导致悲剧发生的公婆,*后是那冷漠的丈夫。


可仔细一想,这场悲剧里,*大的“胜利者”是那个丈夫。


现在的结局是,老婆孩子都没了,如果说他父母间接杀死了他的老婆和孩子,那或许,他就是背后的操纵者。他用对她的好,让她无法离开。同时,他默许,或者说支持他父母欺凌着这个女人。


这恐怕才是一场*大的阴谋。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一个男人对妈妈有恨,但是他不能直接把恨撒在妈妈身上,所以他只能撒在老婆身上。


可是,他比一般男人更隐晦地撒,不是直接跟老婆有矛盾,而是让父母来欺凌这个女人。


在父母那里,他的获益是孝顺,忠诚。同时,他也摆脱了和父母之间的纠缠。


在老婆这里,他依然是好老公,获得了老婆的爱。同时,他也通过父母把恨撒在了老婆身上。


所以,这个男人才是这场悲剧背后的推手。


如果,他能站出来,跟父母站一边,老婆可能就对他失望了,说不定会离开。跟老婆站一边,说不定父母也就顾及儿子,而不会那么欺负儿媳妇和孙子们。


所以,*可怕的人,是这个丈夫。


一个“弱”女子的强大复仇


一个人的绝望能带来多大的摧毁力量?不仅可以摧毁自己,还可以摧毁自己的未来。


孤立无援走上绝路的人,大多都因为生前感觉自己很弱小。


然而,她们内在的力量却是极强的。自杀者往往有极强的攻击性,只是他们的攻击性没有向外投注,而是转向自身。


当她们在现实的世界里没有办法去释放自己的攻击性的时候,所有的能量积攒到*后就如火山般爆发,吞噬一切。


带着孩子自杀,是这位母亲能为自己做的*大也是*后的复仇。


自杀的一个功能是引起活着的人的内疚,潜台词就是:你看,你们对我不好,都是你们造成我痛苦得活不下去。


而带着孩子自杀的女性的复仇尤为悲凉:除去她们意识到的觉得把孩子留在世上会受苦之类的投射之外,还有一个她们无法言说却是很真切的原因:她们感觉,身边的家人觉得孩子比自己更为重要, 所以带上孩子去死,是为了让对方付出更沉重的代价,从而为自己的复仇加码。



与其幻想如何去死,不如思考如何去活


死亡作为人类的原始恐惧,相信每个人都有过类似的幻想,幻想自己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在这个世界消失,幻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去挑战死亡、战胜死亡,甚至操控、玩弄死亡。


这位母亲在生命尽头,选择了以极端的方式攻击自己,结束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生命,同时攻击了有矛盾的丈夫和公婆,死亡好像就这样被利用了,成为了一种报复他人的手段。然而,代价也是惨痛的,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曾奇峰老师说过,“作为一个成年人,只要坚守两点活着的信念,就可以活得很好。**,我应该是不依赖任何人都可以活下去;第二,我应该有能力让别人给我帮忙,让我活得更容易。”


活着,虽然每个人面临不同的境遇,都逃不过社会的冲突以及自己内在的冲突,但如果冲突所带来的痛苦可以和他人交换,也许我们仍然会选择自己原本承受的那份痛苦。


但是在面对冲突的问题上,不同的人将会以各自的方式去面对、化解和接纳,坚信我是独立的个体,而非依赖其他客体才能生存,甚至在与其他客体发生矛盾冲突时,也可以放弃纠缠,因为纠缠报复本身也是一种依赖。


同时,我认可自己存在的价值,从而理解了我有让别人帮忙的资本,可以享受周围资源带来的帮助,并建立新的链接,获得新的人生体验。


“你待我不好,我就活不下去”


看完案例,这句话不断地在我的大脑中萦绕。这位母亲生理年龄28岁,可她在与人的关系中表现出界限不清的情况,包括她*后带孩子离开的方式——跳河,都表明她太渴望“爱与包容”,跳河可能对她来说暗含着重新回到母亲的子宫。


绝笔信中“(公婆)总拿自己当长辈的身份来压人,从我嫁进这个家七年来他们就没给过我好脸色……”,表明她对他人的脸色极度敏感,可能是她一直以来内心深处“不满”和“仇恨”的映照,导致她在面对公婆时会先有一个“他们不会给我好脸色”“他们不会好好待我”“他们会压迫我欺负我”等假设,这些假设可能使她也没有用好脸色面对他人,无意中会先给他人加上一个莫须有的罪名,而后无意中努力自证预言,于是就有了“每一次的吵架,两个公婆就合起来对我一个人针锋相对”结果。然后跟公婆不断陷入争吵的关系之中,这大概是她早年和父母关系的再现。


当然了,她无意中一直试图改变,但却一次次地重复着、失望着,直至*后绝望而带两个孩子跳河自尽,给了自己*极端的惩罚,也给了他人*残忍的报复。她感觉自己是非常无辜的,公婆一定也感觉非常的无辜,而夹在中间的老公只能在不知所措中无力给到她所想要的维护。


害死她的是不独立的人格


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出走溺亡,所有人都为此扼腕叹息。相信她不是突然地产生自杀的念头,平时的生活中一定会有些征兆,而这样危险的人在身边,丈夫、父母、公婆竟然从来没有发现。也许,他们认为,她平时的那些表现只是矫情发作而已。从来没有人真正地看见她,关注她,爱护她。


可能在公婆的眼中,儿子是自己的产品,儿媳妇只是儿子的附属品。他们侵犯儿子小家庭的边界,让儿子丧失了独立的意识。


父母也不能理解她的委屈和痛苦,父母无法给出她想要的关爱,可能他们自身也缺乏爱,也可能他们根本不爱她,自己的面子甚至比子女的幸福还要重要。

Copyright©新乡市牧野区心灵港湾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地 址:新乡市牧野区中原路184号 联系人:杨老师 手 机:15837331085(周二休息) 
电 话:0373-3809626 传 真: 邮 编: 邮 箱:2560401167@qq.com后台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