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就毁掉丨咨询师从客体关系视角谈嫉羡与攻击(上)
嫉羡与攻击——客体关系视角 文丨张冬晓 编辑丨七元 本文对客体关系中的重要概念——嫉羡及其临床表现做出诠释,并结合临床经验进行思考。包含以下几个部分: 1、嫉羡的源起 2、贪婪、嫉羡和嫉妒的区别及关系 3、嫉羡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对嫉羡的常见防御形式 5、嫉羡的修通 一、嫉羡的源起 弗洛伊德发展了生本能和死本能,也即性本能和攻击本能。随着精神分析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精神分析之母梅兰妮·克莱因在她与儿童的精神分析工作当中,将死本能(攻击本能)的运作机制解释得更加深入和全面。 随着初生创伤(剪断脐带、从子宫中坠入世界、冷空气刺激肺部、打针、**次感到饥饿寒冷、无法调动身体等等),婴儿的死本能也同时启动,以原初迫害焦虑的形式存在,婴儿感知到这个世界是一个可怕的存在,并本能地寻找与母亲的依恋,如果没有乳房/母亲,它无法存活。 因此,婴儿与**任客体,也即原初客体(乳房/母亲)的关系在婴儿的心理发展中显得非常重要。 嫉羡起源于出生**年,克莱因认为造成原初嫉羡的原因在于婴儿的先天体质素质(死本能的强弱)以及后天养育环境。在出生的**年,也即口欲期,对乳房的渴望主导了婴儿的身心,婴儿渴望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永在的乳房,这种植根于口欲期的需要使乳房/母亲这个原初客体,对婴儿有着生杀予夺的大权。 而婴儿如何处理与这个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客体之间的关系,既取决于婴儿天生的素质类型,也取决于婴儿的外部养育环境。自我从出生起开始运转,围绕着生死本能的冲突启动自我防御机制,其中的一种功能是趋向整合,整合的能力被视为生本能的体现,生本能即创造力。 爱与恨的分裂意味着生本能与死本能的天然冲突,婴儿为了抵御死本能所带来的迫害焦虑,从根本上分裂了好客体和坏客体,以便将好客体保存起来从而使得存活下来成为可能。 但整合的能力需要一个非常稳定的好客体及好自体为基础,这就意味着,没有形成稳定好客体和好自体的婴儿在整合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阻碍,或者原本中等强度的好坏客体的分裂变成了极端的分裂。 “自我**个和*早先的功能就是处理焦虑。由内在死本能的威胁所引发的初生焦虑,导致了自我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开始活动,持续地保护自己,对抗焦虑所产生的痛苦和张力,因此从出生后就运用着防御机制。忍受焦虑的能力强烈地影响着防御的发展,如果自我适应能力不足,就会退回到更早的防御。例如全能、否认和分裂机制。”(《嫉羡与感恩》p216) 婴儿运用想象力去处理焦虑以及一系列感受,在婴儿的内部,幻想与现实的边界并不分明存在,在内部被体验为迫害的客体也同时存在于外部,反之亦然。 婴儿将饥饿体验为一种来自内部的强烈迫害感,仿佛有什么东西从内部要损毁它,而只有乳房提供的乳汁能够将它解救出来,母亲的喂养不可能总是及时的、全然的,时间上完全吻合婴儿需要的,婴儿会感到有时能够吃到奶有时不能够及时吃到奶,此时乳房/母亲(原初客体)就被体验为一个不可靠的,甚至带有迫害性的客体。 而为了生存,婴儿又不得不渴望乳房,同时这个乳房又不在婴儿的掌控之内,这个来自外部的乳房客体掌控着一切,让它满足愉悦平静的感觉来自于乳房,让它饥饿受苦恐惧的感觉也来自乳房,仿佛乳房控制着它的生死大权,而它对此无能为力。 在严重的挫折中,婴儿发展出了针对不得不依赖的乳房客体的贪婪和嫉羡。贪婪是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乳房不可靠,而我实在太饥饿了,如果我能永远没有限制地吃个够就好了。我想要把乳房全部地,完全地吃进来,把它的好东西全部据为己有。这样我就更强大,不需要它了。 贪婪总是带有掠夺的性质,尽管它本身并非蓄意毁坏,贪婪地狼吞虎咽的婴儿并不能意识到乳房是有生命的客体,对贪婪的婴儿而言,乳房只是个物体,而它要掏空所有的一切,在贪婪无止境的发展中,物体被杀死。贪婪的特质很像传说中的饕餮,吞吃下一切而仍然饥饿,因为贪婪无法被满足,也因此难以停下贪婪的脚步。 嫉羡则是指向对乳房的杀戮,这个充满乳汁的好客体看上去私藏了乳汁不给我吃,它故意饿着我甚至要饿死我,而我竟然如此绝望地依赖它,这个世上竟有这样的好东西,却不是我的。我要毁掉这个让我如此痛苦的乳房和它的乳汁。正是这种嫉羡和破坏冲动使婴儿无法享受吃奶的乐趣,婴儿会哭闹,拒绝吃奶或者吐奶,让人感到养育困难。 贪婪是要全部地占有好客体,而嫉羡则是要摧毁掉好客体。只有嫉羡的破坏性和攻击是直接指向好客体的,正是好客体和对好客体的需要唤起了个体强烈的痛苦,嫉羡这种朝向好客体的攻击特质造成了内化好客体的困难,与此同时也摧毁了好客体与坏客体之间的区别。 一个保护的充满爱的乳房让婴儿感到自己是好的,它也同时保护和爱这个好客体,而一个迫害的自私的乳房坏客体也对应着内部的坏自体,分裂是指婴儿为了保留内部的好客体和好自体,而把碎片的糟糕的不能容纳的部分分裂并投射出去,从而维持好的自体,也保护爱的客体不受坏客体的侵害。 分裂的程度越绝对,似乎就越能避免那部分坏的东西污染好的部分,等到婴儿慢慢长大,进入抑郁心位,自我功能更强壮的时候,好与坏的整合便会发生,所以分裂出去的那部分坏的客体和自体,事实上是一直等待着被收回,重新整合纳入一个自体的整体系统。 而在被嫉羡驱使的分裂过程中,好客体被污染,好自体也被污染,这种好坏的混淆使得整合难上加难,没有恰当的分裂,便没有顺利的整合。 分裂是婴儿**年的心理发展中正常的过程,嫉羡则要么加剧分裂使之变得过度,要么直接阻碍分裂的产生,使之在源头上混淆好坏。正常情况下,随着抑郁心位的到来,偏执分裂的位置会被大面积修复,并不断走向整合。而嫉羡及它的破坏性本质则从源头破坏了这一正常进程。 在每个人的人生中,挫折和不幸的遭遇都会唤起人们的嫉羡和怨恨,这些情绪的强度以及个体的应对方式有千差万别,不同的情绪强度及对它们的处理造成了个体对生活的基础态度:是保留感恩和享受命运的能力,还是对生活充满了恐惧和敌意。 二、贪婪、嫉羡、嫉妒的区别和关系 贪婪与嫉羡同属口欲期的问题,在这个阶段,个体强烈地排斥他人,仅限于母婴之间的二元关系。贪婪是对于内摄客体的不满足,嫉羡则是对满意客体的破坏。 嫉羡加重了贪婪,它永远无法被满足,因为嫉羡源于内在,总是需要朝向一个外部客体。贪婪欲求掏空客体的一切,而嫉羡不仅要掏空客体,还将排泄物(坏的自体)放入客体内部(乳房内部),通过这种方式破坏它,摧毁它。 “贪婪主要是和内摄联结在一起的,嫉羡则是和投射一起。”(《嫉羡与感恩》p234) 嫉妒则存在于性器期,在嫉妒中出现了第三个客体,另一个他人,父亲出现了。嫉妒是担心另一个竞争对手抢走了自己已拥有的客体的爱。而嫉羡则是朝向摧毁这个爱的客体本身。嫉妒是一个女人或男人担心伴侣对自己的爱被别人抢走。嫉羡指向客体本身之存在,嫉妒则指向客体的爱的存在,与之相伴生的是个体对于存在的焦虑和担心失去客体爱的两种不同程度焦虑。 嫉妒可以缓和嫉羡的程度,随着嫉妒的情感诞生,嫉羡会被大幅度地削弱和替代。嫉妒的敌意主要针对竞争对手——父亲或兄弟姐妹,而非口腔满足的主要来源——母亲。当与第三方客体的关系建立之后,个体便摆脱了二元关系的桎梏,拥有了一个新的关系的来源,可以经验到爱的感觉。 同时,从口欲期到性器期的过渡也意味着个体获得了更多的满足途径,不必固恋在母亲这个唯一的口腔满足的客体身上。男孩的敌意指向父亲,而女孩则欲望着父亲,期待替代母亲的位置和功能。 而替代母亲意味着个体会先经历从认同到替代的过程,在此期间,与母亲的认同出现了,女孩与母亲的认同关系将决定她此后与男性的关系基调。在这个时期,嫉妒作为主要情感替代了嫉羡。嫉妒无论在程度还是性质上都更加能够被个体忍受。 (未完待续) 新乡市心灵港心理咨询中心欢迎您!电话:158373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