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心灵课》读书会18
孩子在各种关系中的需求
即便是要对家庭中的孩子关系做个精炼的表述,我们也得区分开下列几种要素:
1) 三角关系(由整个家庭所容纳)。
2) 二人关系(妈妈把世界引介给宝宝)。
3) 妈妈抱持住未整合状态的婴儿(妈妈在婴儿感觉到完整之前,始终还是把婴儿看作完整的一个人)。
4) 以躯体照顾的方式表达母亲的爱(母性技巧)。
在妈妈要抱持婴儿的早期阶段,这里指的是身体上的抱持。在这段时间里妈妈会主动适应婴儿的需要,而且一开始,这种适应可以说相当彻底。就像人们常说的,妈妈下意识地就知道婴儿正打算要什么。通过在需要浮现时恰好迎合他们,妈妈用这种唯一不会招致混乱的方式将世界呈现给婴儿。所以在二人关系中,如果妈妈本人很健康,不焦虑、不抑郁、不混乱、不退缩,那么母婴关系就会日渐充实,为小宝宝的人格成长提供相当大的余地。当孩子成为了一个完整的人,并且处于一群完整的人中间时,孩子就会卷入三角关系。在潜隐的或说潜意识的梦中,孩子就爱上了一方父母,并因此记恨另一方父母。一定程度上,这种恨意会直白表达出来,幸运的孩子可以将早期阶段残留下来的潜在攻击性聚集起来用于表达这种恨意,而这种恨意之所以能被接受,是因为其基础是原始的爱。
父母的事业感
如今的年轻过父母似乎对养育工作有一种全新的事业感,这是许多没有体现在统计学调查学中,但却十分重要的事之一。新宝宝的出生,对大孩子来说可能是宝贵的经验,也可能是天大的麻烦,这是许多想要二胎的家庭都需要面对的。如果父母事先愿意花些时间考虑清楚这个问题,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失误。然而,千万别以为事先考虑过,就能阻止爱恨交织和重实干的冲突。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在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家庭中,兄弟姐妹之间的冲突是必然存在的,然而同时也会有浓厚的感情存在。所幸的是,只要家庭能让孩子感到稳定,只要孩子能从父母的互动关系中收获了幸福感和满足感,那么孩子在这段早年生活中就会始终抱有希望。
要注意的是,如果父母之间出现了问题,他们是无法因为孩子需要他们维持稳定的关系,就能彼此相爱。所以不要试图想通过孩子来解决父母之间的关系问题。在许多家庭应该中都会出现孩子是父母之间的调和剂,但殊不知这会给孩子造成多大的压力,孩子能承受的住吗?
相对缺少兄弟姐妹
如今,家庭模式有了重大的改变,家中相对缺少的不仅是兄弟姐妹,有时候连堂表亲都没有。我们不要以为给孩子提供了与玩伴在一起的机会,就相当于孩子有了堂表亲,那毕竟不是血缘关系。对于这种情况诸如幼儿园、早教班、日间托儿所,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前提是这些机构的规模不要太大,而且要有合适的工作人员。这里指的不光是人员配置合适,还应该对员工进行婴幼儿心理学教育。考虑到健康家庭父母*好能对孩子就读幼儿园或日间托儿所的问题,共同讨论并做出灵活的决定。
许多正常或基本正常的父母要是一天到晚带着孩子,都会变得烦躁,可要是有几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他们就能在剩下的时间里更好的对待孩子。这一点希望大家可以特别关注。如果父母一天24小时带着孩子都不会感到烦躁,那么这就是父母过于需要孩子,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妈妈、老师和孩子的需要
幼儿园不是要代替缺席的妈妈发挥功能,而是将妈妈在孩子小时候独自发挥的作用加以补充和延伸。*恰当的理解可能是,幼儿园是家庭“向上的”延伸,而不是小学“向下的”延伸。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幼儿园老师,她会补充妈妈有些想不到的事情。
上幼儿园的这几年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在这期间,孩子要从一个阶段向下一个阶段过度。在一些重要的方面和某些时候,二到五岁的孩子能达到近似于青春期的成熟度,而同时,在另一些方面和其他时候,同一个孩子又会(正常地)表现不成熟和幼稚。只有当妈妈的早期养育是成功的,而且父母还持续提供着必要的环境,幼儿园老师才能在进行适当的学前教育之余,发挥出母性养育般的功能。
实际上,幼儿园里的每个孩子,在特定的时间及特定的方式,都还是个需要妈妈(和爸爸)照顾的小婴儿。另外,妈妈的照顾或多或多少都有失败的时候,只要不严重,在幼儿园都有机会得以补充和修正。由于上述原因,年轻的幼儿园老师有必要学习和了解母性养育,而她只要和孩子们的妈妈聊聊,或观察一下她们是怎么做的,就很容易实现这一点。
带领老师:杨正娟
女,1976年出生。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心理教育培训讲师
先后师从朱建军、曾奇峰、吴熙娟、田宝伟、林春、毕希铭、胡雄、岳晓亮、卢卫斌、李慧杰等国内和省内的心理学界大师和专家学习了意象对话、精神分析、叙事治疗、沙盘治疗、催眠、家庭系统排列等多种咨询技能,在实际咨询工作中不断运用,取得良好效果。另参加了心理咨询师后期成长小组,并接受个人成长分析和督导100小时以上。
擅长领域: 婚恋情感、亲子教育、青少年心灵成长
新乡市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欢迎您!联系电话:158373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