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址:新乡市牧野区中原路184号

    电 话:0373-3809626

    手 机:15837331085(周二休息)

    联系人:杨老师

    Q Q:2560401167

    邮 箱:2560401167@qq.com

    微信公众账号:新乡市心灵港湾

首页 > 

**期严和来博士儿童精神分析录音资料文字版部分内容(二)

发布:心灵港湾心理咨询中心 浏览:948次

一、儿童精神分析的特殊性

·幼儿期,我们处于一个精神结构的特殊时期——建构期。在那时,一个孩子一开始就沉浸在语言的澡盆里  (Dolto)

    运用脑成像技术发现,胎儿的大脑在母体里即可感知外界的语言,并且能够区分父母和他人。语言对于孩子非常重要。在语言环境中,孩子感觉是安全的。

幼儿期,我们尤其是处在这样的一个时刻,那时主体的基础依赖于精神的建构。这个精神装载着一个原始语言,用*接近拉康的表达方式来说,即主体的“呀呀言语”。

·开展儿童精神分析,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在婴儿和他母亲之间的非话语的语言交流。

    孩子的哭声也是一种语言。有时孩子的语言不是用口语表达出来的,而是用“呀呀言语”或者身体语言表达出来的。举例:(1)孩子耳朵里有一粒黄豆,不被父母发现,只有用哭声表达不适;(2)幼儿时的围在脖子上的围兜,幼儿会有一个好奇,为什么父母没有,只有我有,当母亲粗鲁的给孩子挂围兜的行为时,会被孩子误解为是一种惩罚,这时母亲需向孩子说明围兜的作用,为什么要挂围兜,让孩子理解,这个语言就被言说了,就不会给孩子造成不被言说的困扰。

·这一交流被情感、感觉和知觉所滋润着。

·这个非话语的传递:声音、目光、气味、触摸、味道……

一些自闭症的孩子会非常注重其中某一个传递,也因此他固着在这个传递上,没有得到发展。

举例:由于来访者的**个孩子不幸夭折,第二个孩子就保护过度,不让孩子出房间,孩子无法接触外界的话语和非话语的传递,孩子目光呆滞,没有交流。

小贴士:孩子不能总待在一个环境里,需要换不同的环境空间,这样孩子才会有空间的概念。

·在交流的**时间中,主体(新生儿),觉察和感受着内部和外部的东西,一开始仅仅是些记号。

·第二时间上,意义才在大他者的地点当中发芽结果。

新生儿可能他的主体并没有很好的建构起来,但是我们要把新生儿作为一个主体,他才可能是一个主体。

新生儿在**时间上所感受到的东西并不具有意义,他也不明白。在第二时间上,意义被大他者(母亲)所赋予。举例:孩子**开始发出类似“ma”的音是无意识的,只是内部一种感觉,是口腔打开后气流正好冲出来形成的。而母亲听到后将其赋予意义,认为孩子会叫妈妈了,兴奋高兴的情绪感染了孩子,孩子逐渐明白“ma”这个音的意义,就开始有意识的发音。所以“ma”这个音就是在母亲这里被赋予意义并生根发芽。

·新生儿需要的满足取决于他者的注意。

举例:来访者的孩子会喊家庭里所有男性成员比如“爷爷”“爸爸”,所有女性成员都不会喊。原因在于孩子无意识喊“ma”这个音时,他者(家长)没有注意到,没有对其赋予意义。

·他者通过预期就认识这个主体,那时他还不知道自己是个主体。

    孩子不知道自己是一个主体,他者(母亲)应该先认为孩子是一个主体,这个孩子才可能是一个主体。

·在这个意义上,哭喊等(呀呀言语)打开了其在中间回荡的空间。

·为了获得需要的满足,主体可以通过调整呼唤的抑扬顿挫来使他者关注。

例如:孩子饿的时候是“哇哇”哭,孩子尿了则变成了“吭吭”哭。

·当然,他也可以决定不进入到这个空间,或者摆脱一些影响,这些影响是与他者发生关系时带来的。

孩子决定不进入这个空间的原因是他和他者(母亲)的关系是不好的,他因此不愿进来。

绝对意义上不进入这个空间的孩子就是自闭症的孩子。绝对自闭症的孩子,是绝对不进入这个空间的,他的母亲绝对不在场(不与其进行内心交流),是缺失的。

·精神分析家是倾听无意识,是在转移(移情)的维度上倾听分析当中的突冒之物,那里涉及到的首先是被接待孩子的话语。

    在转移(移情)中,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和某人的关系,在工作中展现,我们就要接待、听到孩子的话语。

·属于悬浮领域中的无意识是女性的、原始感受的无意识;

悬浮领域中的无意识和母亲连在一起,处在一种弥散状态,更靠近孩子的“呀呀言语”。

孩童期并没有很好形成自我的时候,处于混沌状态,无意识到处都在。当我们形成压抑、形成自我的时候,某种情况下,这种弥散的无意识在自我中也是有的,就是说很可能我们在做一个有意识的表达,其实也有很强烈的无意识在里面。

无意识就存在我们话语的缝隙里。——拉康

·碎片式的无意识则是与阉割相连的无意识。

   碎片式的无意识是更处于表层层面上,出现的更晚一些。在孩童期,孩子还没有很好地形成自我的时候,碎片式的无意识存在的可能性不是太大。所以我们在和孩子工作时,很可能就是和悬浮式无意识工作。在某种情况下,我们是帮助孩子形成自我。


·身体上的痕迹从无意识到无意识的传递,必须要让我们的倾听来适应,从而为感受留有空间。

    悬浮状无意识很多时候是和我们身体上的痕迹连在一起的,我们和孩子工作的时候,孩子还没有很好的形成自我,无意识处于弥散状态,他的表达本身是一个无意识的表达,无意识的意义很强,这时候我们也要靠自身的无意识去接待他。孩子通过身体表达出来的信息是一个无意识的传递,我们要能够倾听到这种感觉,从而为这种感觉感受留有空间。我们倾听到这种感觉,我们自身就会有些感觉感受,这些感觉是需要的。

·保留下来的记忆痕迹(比如祖先记忆)不停地在身体和梦中扰动着,并且这是一个前于语言的记忆。为了这个记忆能够在转移中重新组织和符号化,分析家就必须重视自己的感受。

    身体上的痕迹和记忆痕迹是连在一起的,在孩子的身体和梦中扰动着,从而使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甚至产生一些病理性的问题。

·人类的思考总是用词进行的。正是在和这些词的相遇中,某些东西被描绘出来。

·但首先,我们让一些感觉出来

儿童分析家有时要和孩子母亲一样,在和孩子工作时候,孩子的行为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赋予其意义。为赋予意义,我们要先听这个孩子的历史和故事,并把自己感觉放进去。

个案举例:儿童来访者每次来都玩同一个游戏——小人从玩具消防车的云梯上掉落下来。经过几次咨询后发现,孩子的奶奶非常强势,母亲没有照顾孩子的权利。咨询师通过移情体会到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说“我不会像你妈妈一样任由你掉落。”将孩子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在生活中我的妈妈是任由我掉落的。孩子不能够用词表达自己的感受,于是将其转移到游戏上去,借此表达出来。之后孩子没有再玩这个游戏,因为孩子想要表达的话语已经传递给了咨询师,咨询师感受到了这句话,咨询因此出现转折,孩子在之后的咨询中情况逐渐转好。

(以上资料由心灵港湾古文静编辑整理)

---------------------------------


第二期严和来博士

儿童精神分析工作坊招生中!

报名电话:0373-3809626 15837331085


【工作坊时间】

工作坊时间:工作坊为期一年,共四期集中学习,每期两天(周六、周日)。

**期: 201710月6--7日(已结束)

第二期: 20181月13--14日

第三期:20185

第四期:20187        


【工作坊内容】

(每半天为一主题,但会根据现场情况有微调)

第二期:

05. 世界儿童专家多尔多理论概述

06. 英国心理大师温尼柯特理论概述

07.我们都曾是作为欲望的主体的婴儿

08. 母亲的功能

 

第三期:

09 .在孩子那里的语言与符号功能的建立

10. 儿童身体的无意识形象

11. 儿童如果通过语言进行人格构建

12.正常人际关系必须的过渡空间与过渡客体

 

第四期:

13. 儿童的整合与变化着的存在

14. 儿童的心理紊乱及身心疾病

15. 青少年:儿童时代的逝去

16. 全年课程总结:不是结束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