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绘画艺术疗法进行的职业选择咨询个案
个案情况简介:
毛毛,22岁,男,大四学生。即将毕业,面临职业选择问题,想要继续攻读研究生,但不知该选择哪个**。计算机**是他的本**,但是他不喜欢,希望能跨**考研,有两个**是他想选择的,一个是平面设计**,一个是人力资源**,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
咨询过程:
1. 首先让他以“我的学习生涯”为主题画九宫格绘画。
2. 分享他的绘画,然后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幅画,他说是“舒服”。
3. 再根据“舒服”这个词做一幅画。
4. 分享这幅绘画,然后再用一个词来概括,他说是“浪漫”。
5. 再根据“浪漫”这个词做一幅画。这幅画很简单,就是两个人一起在路上走。其中一个是他,另一个是异性朋友。这幅画还没有分享,他开始极力的否定自己的画。“这幅画不是浪漫,我是想说一起走在路上,这幅画叫‘一起走’”,我只要一提到他画的“浪漫”,他马上就解释,“我是说我一个人向上走,在路上走,然后在一起走”。一边说着一边把那幅浪漫的画改的面目全非。
这时候,我变得有些着急,我开始想说服他那个“浪漫”就是你内心世界真实的呈现。但每一次说服刚开个头,就被他打断,他就开始解释他不是想说“浪漫”的。
我感到有些被否定,我意识到这里面有问题。我反问他“你在回避什么?”“你在害怕什么?”这里面既有引领他看自己的现状的意思,也含有一些我被否定之后的责备的意思。同时我也意识到这样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他喃喃地说:“我没回避什么呀!”他抱怨说“我还是不知道怎么选择我的**?”
我停了一会儿说:“你很想知道我从绘画里看到的,你很想要我分析。”
“是”
当我开始说他画的画,其实里面没有什么分析,大多是用他的分享的话来说这个过程,当说到“浪漫”时,他又在解释。
这个时候,我开始用描述技术和自我暴露技术,“当我不说的时候,你认为我没有给你答案,当我表达我看到的画时,你不停的在解释,我感到我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我处在一种两难的状况”。
毛毛沉默。
我说“你现在是不是就处在这样两难的状况?做自己想做的也不是,不做自己想做的也不是?”
他点头“是这样。”
咨询总结:
1. 个案呈现——真实自我的否定:他的绘画作品呈现了他“浪漫”的需求,他的意识层面将其全部否定。就像“打着帮助别人的旗号帮助自己”一样,毛毛是“打着**选择两难的旗号来呈现想要浪漫生活的两难的状况”,其实更是他一个想要做自己又不能做自己的两难状况的呈现。
2. 技术运用——绘画技术的连环运用。绘画技术疗法能很好地将自我内心表达出来。这种表达是一步步渐渐深入的,所以用这种连环绘画的技术可以起到趁热打铁,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表达即疗愈,在绘画的过程中,情绪已经得到释放,认知已经得到一些澄清,变化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3. 技术优化——绘画过程的重现。当来访者*后一幅画呈现出来,开始在意识层面上否定它以后,我没能很好的接捺来访者的这个行为。我想让来访者接受画面上所呈现的结果。所以这时候,没能很好的倾听,所以没能很好地共情来访者的两难状况,来访者的行为说明他真实自我的需求与理智在打架。绘画艺术疗法中画面呈现出来的东西是重要的,同时绘画过程也是重要的。绘画过程一样蕴含有丰富的信息,一样是来访者内在自我的表达。绘画艺术疗法的结果与过程是一体的,都是需要重视的。
2016年12月15日 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