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亲人后的躯体化症状及绘画艺术表达治疗
一、案例
易先生,今年72岁,是一名工程师,从事技术设计工作一直到退休。去年,结婚50妮娜的老伴因心脏病突发抢救无效猝死。从此,老人郁郁寡欢,对什么都没有兴趣,感觉生活没有意思。一年过去了,老人渐渐地与外界联系增多,还学会了上微信,和朋友聊天、发照片。但是*近一段时间,身上出了很多疹子,奇痒难耐,晚上也睡不好觉,严重影响睡眠,影响老人生活。去医院就医,医生开了一些内服和外抹的药,很快就好了,可是,过不了几天,这些疹子就又出来了,反反复复,就是不能好彻底,老人很是苦恼。
老人说话语速较快,愿意与人交流,多是谈一些时事政治,什么中国人一窝蜂跑到日本去购物了,“墨子”号量子通讯卫星的发射将对我国的军事通讯安全有重大意义等。还喜欢谈自己工作上的成就,当年老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获得过多项科研技术创新奖。但是,老人回避谈论老伴去世的事情,也很少谈论自己的家庭。
二、案例分析
1.老伴生病去世后悲痛情绪的压抑
很多失去都会带来悲痛,陪伴了一辈子的老伴去世是一种极端的丧失,它会给人带来较为持久的悲伤和强烈的痛苦情绪。在悲痛之中,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情绪,比如对生活的不满,对老伴离自己而去感到愤怒,对造成老伴去世的人或事感到仇恨,对自己没有能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感到内疚,以及失去老伴以后将如何生活下去的恐惧等。
失去亲人后,会有一个哀悼过程,一个从不愿意承认亲人的离去到能够承认这种丧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允许接纳悲痛、愤怒、恐惧、内疚等等因亲人去世而产生的情绪,去体验这些情绪,表达这些情绪,是实现承认丧失的必经阶段。否则就无法进人到既没有忘记死者又能够继续前行的新的生活方式,无法与逝者真正的分离。
对失去亲人的哀悼太少,就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2.情绪压抑后的躯体化症状
当不良情绪长期积累,得不到解放,就会转化成身体上的一些病痛,这就是躯体化。易先生的悲痛情绪长期压抑,无法表达,全身开始长疹子,这是躯体化的症状。医生开些药,一吃一抹就好了。但是易先生的大量悲痛、内疚等情绪依然在身体内积累着,并没有清除,它不得不以躯体化症状表达出来,所以隔一段时间,全身又开始长疹子,就这样反反复复。
三、绘画艺术表达治疗
鉴于易先生已经70岁高龄,不需要去做探讨他应对情绪的策略,改变他对待情绪的认知等深层的干预,可以采用绘画艺术表达疗法,让易先生的大量不良情绪在不知不觉中蒸发掉。表达即疗愈。绘画艺术的过程就是情绪被表达出来的过程。
绘画艺术疗法分两大类,一类是线条型的,能够呈现出当事人的心理空间,一类是色彩涂抹型的,能够释放掉情绪。根据需要,我们选择了色彩涂抹的形式。工具是水彩颜料和大白纸。关注易先生用水彩颜料画出“老伴去世”这件事。然后,让易先生讲述这个故事。易先生感觉到深深地内疚,他认为如果不是自己决定给她送到离家近的医院,而是送到虽然离家远,但更好一点的医院,也许老伴就不会走。接着又让易先生用色彩来涂画他的内疚情绪,然后再来分享他的画。这个过程重复了几次,还让易先生在家中也这样来涂抹画。
半个月后,易先生可以向别人谈论老伴去世这件事了,性格也开朗了很多。不觉得心里面发赌了,疹子也没有再出现过。
文章作者:宋珂 王艳军
2016年11月17日
参考书目
韦志中《谁在掌控你的人生》
维蕾娜.卡斯特《体验悲哀》
保罗.艾克曼《情绪的解析》